top of page

現代生活密不可分的塑膠材料,你知道怎麼開始的嗎?

所謂「塑膠」,最通俗的定義是工業合成的高分子物質。人類所創造的「第一種塑膠」應該就是賽璐珞。 早在1863年,美國的凱悅兄弟便發明了高分子物質的合成方法,被廣泛用來製作玩具、文具及攝影底片等等。

1884年,法國科學家夏爾東尼同樣以纖維素為原料,成功地做出人造絲。 一直到1906年,才有美國人雷奧.貝克藍德以苯酚和甲醛做成「酚醛樹脂」,完全符合人工合成高分子的定義。 酚醛樹脂俗稱電木粉,至今仍是許多電器製品不可或缺的材料。

在1938年,聚四氟乙烯正式問世,這就是後來應用非常廣泛的「鐵氟龍」, 我們日常使用的不沾鍋之所以不會黏著食材,就是因為鍋的表面塗了一層鐵氟龍。

接下來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45),由於戰爭導致全球資材不足,西方國家只好卯足全力研發塑膠,希望能代替橡膠等天然材料。 其中以美國投入最深,原因是日軍佔領中南半島,截斷馬來西亞天然橡膠輸出管道,美國被迫加緊開發合成橡膠。 沒想到研發結果豐碩,不只合成橡膠,連尼龍纖維及聚丙烯(PP)等新型態塑膠產品,都很快進入實用化階段。

之後各大化學品牌巨擘也都紛紛興起並持續支持推動人類科學的發展,如索爾維國際物理學化學研究會(Institut International de Physique Solvay)是由比利時企業家索爾維(*註)於1912年在布魯塞爾創辦的一個學會,如下圖就是1927年第5屆的與會人員,你看看可以認出多少人。

註: 該企業即為Solvay,其企業Slogan為 Asking more from chemistry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