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生物可分解材料?

70年代人類開始意識到廢棄塑膠所造成的危害,為了降低塑膠累積的速度,材料科技便不斷開發各種的替代材料,希望能夠有效的減少對環境的壓力,除了焚燒我們是否有其他可能的方式來解決塑膠垃圾的問題,其中一個方案就是採用"生物可分解"材料。

但是"生物可分解材料"和"生質材料"是兩種訴求目的, 一個是減輕垃圾負擔,一個是降低石化依賴。


生物可分解材料有2種來源 1.可再生來源(例如微生物.植物.動物) 2.石化來源 這兩種來源都可生產出生物可分解的材料。 我們常見的可分解材料有聚乳酸類(PLA).聚酯(PBS/PBAT/PCL)...等材料。


重點來了! 市場有太多號稱可分解的材料,透過光降解,崩解,氧化分解.分解過程只是碎裂成微小分子,這些材料並沒有進入循環,而是持續進入食物鏈中並造成影響。而真正可生物分解的材料是必須符合"國際可堆肥的標準",得經過分解率、崩解度、植物毒性、重金屬等測試條件,標準大同小異,原則上就是要要滿足180天內達90%分解率、84天達90%崩解度、堆肥不具植物毒性、不含重金屬等條件。才可稱為可堆肥化塑膠。


當然生物可分解材料是否為對環境最友善的方式各有看法,但是我們必須對我們的選項有足夠的了解,變好或變壞則會由我們的選擇產生結果。

愛我們的地球🌎從了解開始 Love & Peace 🤟


Opmerkingen


bottom of page